過去受到的學術論文架構訓練
有一常用模式是G to S, general to specific
今天跟老師討論東西
嘗試著用這種說法講解 data
立刻就遭到封殺
我的 general introduce 只提到測的 dimensions
他就認為我扯太遠應該更 focus 地討論
但我認為我只是在講 outline of data
不過他堅稱他那樣比較好
腦袋不一樣
想法果然差很多
其實從小到大
學校的教育都是像老師的思考模式一樣
只提最近的東西
我也從小就知道這樣會見樹不見林
雖然每次都G to S有失其必要
要在正你確的時間點使用恰當的表達法
不是講不好
是聽眾不願意多聽不必要的東西
2007-06-2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Configuring HAProxy as a proxy for Cargo
Configuring HAProxy as a proxy for Cargo (the Rust package manager) in a corporate network environment involves several steps. Here's a ...
-
人生總是難免會遇到要重開機的時候, tmux 在重開機之後原本的 session 是會消失的, 身為一個追求極致開發環境的人, 當然不允許自己手動解決這個問題(重新設置 tmux window/pane) 但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夠自動恢復重開機之前的 tmux 和 vim ...
-
如何確保每一份不同人寫出來的 C/C++ 程式碼的排版都一樣? 除了努力 follow coding standard 或是 code review 時認真一點之外 clang-format 這工具提供了自動排版的功能! 最基本的用法(一切用預設) cla...
-
本文轉載自 環球旅訊 , 由於內容術語與台灣用法有所差異,因此修改成適合台灣讀者的版本 。 發送 電子報 的目的是使網站與產品使用者之間的聯繫更為密切,並在使用者心中建立品牌的信譽,盡量不要只想拿來當作增加收入的直接工具 。根據 Trekity 暨 Travel Blog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