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4

閒談:擁抱想法不斷改變


前陣子和老朋友吃飯,聊到一些以前曾談過的觀點和想法,我朋友對我說:怎麼每次你跟我說的都和上次不太一樣!

坦白說,我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問題,而且還讓我想起一些例子來支持這件事:
西鄉隆盛曾對坂本龍馬說:「你前天所說的和今天所說的不一樣,這樣你怎麼能取信於我?你身為天下名士,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坂本則說:「不是這樣的。子曰:『君子從時』。時間在推移,社會形勢天天都在變化。因此,順應時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西鄉,你一旦決定一件事之後,就想貫徹始終。但這麼做,將來你會落於時代之後的。」 --- 維基百科
其實,阪本龍馬還滿有精實創業的精神的,某種程度而言 Pivot 也是「擁抱想法改變」的一個實例:從你的產品和市場互動的結果,挖掘出一個新的方向,然後調整組織的策略,重新出發」,或是「因為市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Pivot 的驅動力量是來自於從市場中得到回饋,進而修正商業目標與方向。而阪本龍馬的情況比較像是從他所面臨的跟其他事情上得到一些不同於以往認知的觀點,因而不斷改變、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此外,在過去,訊息傳遞極緩慢的時代,大概只有像是阪本龍馬這種有異於常人資訊蒐集、吸收、消化能力的人,才會有這種想法不斷改變、修正而讓旁人難以釋懷的困擾。我原本以為現代人每天面臨大量資訊的洗禮,很多人對於「想法不斷的改變」這件事情會變得很能接受,但看來我錯了。

我認為追根究底起來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現在大多數的人被訓練的極為目標導向,「使命必達」代表擁有優秀的執行力,而「貫徹始終」更是被奉為圭臬的真理。

正是一般人對執行力的「過度強調」,而導致「想法不斷改變」發生的可能性大大減低。記得何飛鵬社長曾提過「策略和執行力的差別」,他認為策略是「Do right things」,執行力是「Do thing right」,策略是大方向的思考,執行力則是專注執行範圍已鎖定很明確的事。我認為,多數職場的工作者,由於沒有太多機會思考大方向的策略,工作主要的任務是完成老闆所給的目標,久而久之會非常習慣只展現工作範圍內的「執行力」,也只需要專注執行範圍已鎖定的目標這件事就夠了,因此「不斷改變想法」這件事情沒有什麼機會發生,也無從存在起。所以,當這些工作者遇到想法不斷改變的人,當然很不能適應、認同,因為這有違背所謂的職場經驗。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上述兩種類比關係不太符合邏輯,不過,自從我看了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談網路創新的TED Talk後,我更喜歡這種關聯性比較遠的對比方式:掏金熱都能和網路泡沫作對比了,我想我上述的例子應該也不算扯太遠吧。

結論

最終還是希望大家對於某些朋友的「想法不斷改變」這件事能夠習以為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Configuring HAProxy as a proxy for Cargo

Configuring HAProxy as a proxy for Cargo (the Rust package manager) in a corporate network environment involves several steps. Here's a ...